科技创新基础弱、底子薄,创新政策环境不优、创新平台不多,创新主体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区域创新体系薄弱……在发展进程中,云南仍面临一道道“坎”。
记者7日从云南省科技厅了解到,在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等多部门支持下,云南省科技厅瞄准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难点、堵点和科研人员的“痛点”“槽点”,广泛调研,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起草和实施“云南创新29条”,力图破局,以创新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29条,条条都是干货
梳理“云南创新29条”,记者发现措施内容涉及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打造领先科技力量;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区域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
“我们创新提出支持云南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高新区建设和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制定了支持企业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介绍。
此外,还提出了完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职称评审政策,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加大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力度,推动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推动各地科技创新,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支持技术交易和技术合同登记等也有了具体措施。“29条,每一条都实实在在,都是政策干货!”王学勤说。
坚持问题导向,措施够新够实管用
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云南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开处方,是“29条”最鲜明的特色。
“针对全社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不多不强和基层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我们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高俊说。
据了解,在学习借鉴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10余个兄弟省份先进经验的同时,“29条”也结合云南省实际做了创新探索。
“基于其他省份能做、云南就没有理由不能做的原则,冲破思想束缚,科技创新管理要做创新管理的先行者,不争论、不磨蹭、大胆试,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寻求创新突破。”王学勤说,广泛借鉴兄弟省份已出台的政策措施,云南重点在夯实创新基础、提升创新主体能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科研人员活力等方面寻求快速突破。
记者发现,在涉及对新获批创新平台的大力支持、对高新区的资助补助、对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补助支持、对规模以上企业新设立研发机构的经费补助、扩大了创新券的支持使用范围、强化省市一体化协同创新工作机制等有方面,结合云南省情,“29条”也多有创新之举。
服务发展,引导创新资源向重点领域聚集
“引导创新资源向重点领域聚集,打造领先科技力量方面,我们有一系列实招。”王学勤介绍,首先将布局建设一批云南实验室,实行创新自主决策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在科研项目立项、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经费使用等方面充分赋予自主权。云南实验室可按规定自主评审正高级职称,自主设立的科研项目视同省科技计划项目。
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中,对获国家批复或省委、省政府批准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经费、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符合条件的列入省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四个一百”重点项目计划予以支持;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给予经费补助,优先支持申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对新获批的或排名提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予一次性500至100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
此外,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和引进一流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方面,云南省也将持续发力,有效地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聚集,加快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高度融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