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作者 | 吴菲凝

编辑 | 李水青


【资料图】

智东西5月10日报道,华为行业感知领域总裁段爱国昨日在“创世纪Ⅳ·感知新延展,AI新动能”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华为行业感知在AI赋能的基础上,推出了超微光全彩球升级版、新一代惠普全结构化小筒、双目全彩AI筒形摄像机魔方2.0、电警卡口筒形摄像机AI超微光3.0四款升级版产品。

据悉,华为在2022年底签发正式决议,将好望“机器视觉”升级成为“行业感知”,将“感知”作为未来发展核心,并将感知技术与其联接、计算、存储技术并列为华为四大核心技术。段爱国称,由“机器视觉”更名为“行业感知”而非安防就是想强调,安防已经不能代表AI、物联网、大数据的核心,华为瞄准的并不只是安全与防范,更是智慧管理和智慧运营。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在演讲中提出,第五次工业革命将是面向未来化的智能经济革命,而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就是智能经济中万物感知的底座,视觉感知、光纤感知、无线感知、雷达感知等感知系统就好比人的眼睛、嗅觉和听觉,是人与世界进行连接的基础。

段爱国在演讲中称,华为行业感知产业将充分结合华为在视觉感知、光感知等技术领域的优势,构筑端、边、云、网等多产品组合,使感知产业加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一、满足全息感知需求,对四大重点产品升级改造

段爱国说,在过去的一年中,华为行业感知已经进入到引领期,需要全方位满足客户对于全息感知的需求,华为在打磨物理光学和计算成像底层能力的基础上,对四大重点产品进行了升级改造。

1、升级版超微光全彩球:4倍光源降噪,感光度升75%

超微光全彩球主要用于图像降噪,升级版本则在原先基础上进行了AI 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模型升级,对具体场景的使用能力进行了优化。ISP是对图像传感器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首个环节,既是“看得清”的重要保证,也是后续“看得懂”的直接输入,ISP输出图像质量决定着“看得懂”的天花板。

此次升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升级ISP AI降噪模型,通过海量低噪图片的训练使得在夜间拍摄时也能真实还原场景色彩。

第二是升级ISP自动曝光模型,在白天复杂的光线环境下,各种光干扰、光污染会直接影响到图片成像质量,尤其是在路况复杂的交通路段上,当车前灯强度极大时摄像头难以捕捉到车牌号。升级后的版本采取7*24小时违停全自动识别,能做到防强光干扰、防照明死角、防太阳直射,自适应识别动态曝光,可更好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

现场演示中,以夜晚9点的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展示了升级版超微光全彩球的“超能力”:在环境照度仅有0.5lx(lx为国际照度单位,0.5lx属于应急照明的照度标准),且拍摄距离大于200米的情况下,华为全彩球能做到真实还原鲜花颜色,与白天时肉眼可见的颜色无异。

在晚上八点的深圳东莞松山湖畔,在环境照度仅01.lx、拍摄距离大于600米的前提下,全彩球分别用广角和长焦两种拍摄模式展示了湖面全景和湖边细节,拍摄效果远高于普通手机所呈现出的效果。

据悉,这款升级版超微光全彩球夜视能力可实现4倍光源降噪,在夜间车牌识别测试中优于业界30%的产品,是目前业界40倍光学球机中成像效果最好的产品之一,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森林防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场景。

2、新一代普惠全结构化小筒:像素点密度4倍提升

升级版普惠全结构化小筒采用的算法和此前火热的老照片AI修复技术是同一原理,基于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超分技术可使像素点密度提升4倍,从而达到图像“一键变高清”的效果。

在超分技术的支持下,ImageTurbo图像增长引擎先根据目标特征增强算法,将拍摄主体进行目标分割,再进一步识别背景,利用图像增强技术使得背景既能与目标主体区分开来,又能保持清晰画质。

在硬件设备上,升级版普惠全结构化小筒用F1.2的大光圈取代了之前的F1.6光圈,并配备8MP/4MP的高清镜头,满足多种清晰度要求。

3、魔方2.0双目全彩AI筒形摄像机:双镜头提升T端进光量256%

魔方2.0版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升级,一是镜头,二是图像算法,三是补光灯。

魔方2.0配备两款镜头,一个是用来看全景的墨子1号镜头,光圈F1.0,焦距为4mm,另一个则是恒定光圈的墨子3号镜头,无论拍摄距离远或近都能保证远处图像不裂变,T端进光量相较于传统安防技术提升了256%,在夜视环境下甚至能看清草丛里的草的细节。

图像算法同样从三方面进行升级,一是利用AI DOF(Depth Of Field景深)超级景深技术拉长传统光圈的图像捕捉范围。由一般的3-5米拉长至3-8米,景深拓展200%的同时把感知距离也拉长了。

二是T-shot AI分区曝光,可将目标主体和背景的杂光区分开。在夜间混行道路上,分区曝光效果尤为明显。

三是为魔方2.0内置了视网膜补光灯,既有好的补光效果,又能减少光污染。据段爱国透露,视网膜补光灯的灵感来源于手术台上的无影灯,在传统的点状补光的基础上增大有效补光面积,实现面状均匀补光。对比业界其他产品,华为魔方2.0可将摄像机的有效照明区域提升65%,范围更广且亮度均匀。

4、AI超微光3.0电警卡口筒形摄像机:ISP4CAR技术改善全场景图像画质

不同于前两代的AI超微光产品,3.0版本不是简单的技术拼凑,而是基于底层技术的增强。这款产品背后的核心技术是ISP4CAR,该技术可通过分帧专利图像融合技术去掉车窗上的彩纹,还能利用底图分割和字体分割高清还原6大类车牌。

段爱国称,目前华为行业感知已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进行了深度合作,今年1月份,有关部门签发了GA/T1202-2022一级补光标准,要求以后所安装的补光灯亮度必须小于80lx。

二、三大创新能力,构建城市智能体感知底座

段爱国在演讲中指出,城市智能体的感知底座是金融、电力、油气、互联网等智能应用的支撑,需要用“多维感知+AI”来进行构建,从而实现由“可见光”到“多光谱”、“单一感知”到“多维感知”、“产品组合”到“深度融合”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则需要三大创新能力加以支撑。

一是技术创新。华为行业感知将在现有的技术支持下持续探索光学、计算成像、AI等一切可能。2020年,华为行业感知发布了VideoX自组网技术以及高截至补光灯,2021年发布了烛龙1号RGBW Sensor以及视网膜补光灯,2022年又接连推出了无感雨刷和墨子1号、2号大光圈镜头等产品。

段爱国称,华为行业感知将继续在硬件光学能力上进行极致探索,未来每年的发布会上都将有新产品、新功能与大家见面。

二是产品创新。华为行业感知未来将继续围绕具体的应用场景,推出具有极致图像的智能产品。

比如在智慧交通场景下,“零”光污染,还能做到“白天去彩纹、夜间不偏色”的AI超微光系列目前已在200多座城市部署,未来还将会继续更迭推新,在更多城市落地投入使用;在平安城市场景下,双镜全析的“魔方”系列也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在智慧能源场景下,无电、无网、无对调、无现场运维的“四无”产品无线自组网将覆盖3000+公里,为能源行业发展助力。

三是生态创新。段爱国称“开放生态、智能共赢”是自2020年时就以确定下来的发展战略,未来也将继续秉持这一战略理念,让“华为行业感知”成为安防领域的代名词。

华为行业感知将与合作伙伴一起从服务、应用、算法以及硬件四个维度加速AI技术落地,在能源、城市交通、园区安防等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正如段爱国所说,感知是行业数字化的入口和最直接抓手。如今感知已经在各行各业投入使用,如高速上的事件检测、流量管理,停车场的车辆调度、自动收费,港口场桥的吊机远控、智能理货,电力巡检时的悬挂物检测、结冰检测等,这些具体的应用都表明感知和控制是数字化模型的最底层。在他看来,只有正确的感知才能产生正确的数据,只有正确的数据才能让一切流程正常运转。

结语:行业感知匹配数字化“大脑”,数字孪生建造智慧城市

如今AI技术在行业感知领域的大范围覆盖,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动力。传统行业感知是给摄像头匹配一个数字化“大脑”,而随着AI技术的更新迭代,摄像头不仅能实时记录信息,还拥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能实现自动提醒、预警、求救等功能,广泛应用于智慧交管、智慧连锁、智慧园区等场景。

在智能手机、智慧交通、智慧园区、全屋智能等行业,感知的多维延展和AI技术的赋能使得华为行业感知为客户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数字化智能体验,也使数字孪生能全面、实时、精准感知现实世界的敏锐变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