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把挖孔去掉,那我就买了。”


(相关资料图)

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当全面屏进入主流视野时,屏幕上的水滴和黑孔,才让我们无比怀念传统显示屏时代完整无缺的好。

他们还会一时兴起,以“致敬时代”为由,购入各种老机器,并以“完整屏幕”作为吹嘘的点。

手机厂商也没办法谢谢这批人了,当年没有人能够想到,“完整”也会成为一块手机屏幕的亮点。全面屏的巨轮曾在机械式升降摄像头方案中短暂停靠过,但因为内部结构和集成度的问题,不得不向挖孔屏过渡。

为了满足这部分人的挑剔胃口,显示面板供应商和手机厂商,在不加入任何隐藏式机械结构的前提下,解决了屏幕上的最后一块“黑色区域”,这便是屏下摄像技术。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屏下摄像头技术商用后,厂商又发现,其实大家只是光在网上扯嗓子,真正在意屏幕上那块小黑点的人还不足以带动市场需求。

又因为屏下摄像头存在缺陷和技术限制,研发成本还很高,部分终端厂商逐渐放弃对真全面屏的追求,回归朴素的挖孔,仅有极少数品牌仍然坚持。

不知道是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像手机还是怎么的,屏下摄像头技术逐步平移到汽车行业了。

汽车做屏下摄像头,这靠谱吗?

前不久,天马微电子在上汽大众智能网联研发部门举办的Supplier Tech Day上,展出了几款车载显示领域的“黑科技”,其中就包括集成DMS屏下摄像头显示技术。

天马研发屏下摄像技术的本意是,可以将摄像头隐藏在显示屏下任意位置,有效避免将摄像头单独安装在中控台或仪表盘前所导致的座舱内电子系统架构复杂程度增加,或是整合到方向盘上所导致的车型改造成本增加。

(图片来自天马)

简而言之,车载屏下摄像头技术,是为了降低成本、简化结构而生。

车载屏下摄像技术并非首次出现,早些时候Continental和TrinamiX共同推出行业第一款支持屏下摄像技术的车载设备,它可以用来识别驾驶员身份,达到支付级的安全验证,同时也能用作DMS监视摄像头。

两家公司发布这款产品时,网友对它的评价与天马这款其实没有太大区别,都是“车辆空间很大,没必要做屏下”。

(图片来自微博)

天马方面并未公布屏下摄像头技术方面的具体细节,只是简单解释了屏下摄像技术在汽车电子系统的应用场景。这还不够,天马还展示了配备屏下摄像头的三折屏幕设计,支持动态刷新率,一下子把智能手机上的“高端货”全部塞到汽车上。

配合天马原创算法的SOC内置芯片,这一套屏下摄像技术能够对驾驶者进行面部识别以及眼球运动轨迹跟踪,更可以通过深度学习识别驾驶员的行为,发现影响安全驾驶的行为后,及时警示提醒。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玩意的出发点很简单,并且确实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首先是将摄像头隐藏在显示屏下任意位置,这意味着主机厂商的定制空间大,可以根据自身车型的设计,选择一个不被方向盘遮挡视野的位置。

(图片来自天马)

能够做到实时观察驾驶员的行为乃至眼神,这都说明天马展示的车载屏下摄像技术,拥有不错的透光能力以及解析能力,足以精确捕捉驾驶员的面部细节。

智能手机的屏下摄像头,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做到高分辨率与屏下技术共存,自然无法成为主流。但人眼观察车载显示屏的距离要比看手机远得多,所以对车机屏幕分辨率以及像素密度普遍不高,厂商做屏下摄像技术不需要背上太多包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摄像头集成在仪表盘显示屏下方,那么用户调整方向盘位置就有可能遮挡到摄像头的视野。作为驾驶员,是不是就可以故意不让摄像头拍摄到。这样一来,安装在方向盘上的摄像模块,反而工作效力要更强一些。

(图片来自蔚来)

如果车载屏下摄像头要普及,首先半幅方向盘就要成为新潮流,摄像头本身就有视野限制,再来一个方向盘影响,那么实用性还不如现在的方向盘加装,或者装在A柱上。

按照目前的技术,汽车不像智能手机,多的是内部空间,车机屏幕周围的边框同样是一块开发潜力巨大的“风水宝地”,光线传感器、FaceID、高规格摄像头......哪些塞不进去?

就算天马的车载屏下摄像技术依然能够为系统判定提供足够的成像素质,但屏下摄像头仍然会被表面的像素电路遮挡,能用是一回事,跟独立的摄像模块比,无论如何都会差点意思。

硬要说实用性更高的,我倒是觉得天马同期展示的超低反透明Micro-LED比较有意思,这是行业首款反射率抵制4%的超低反透明Micro-LED,光线通过率最高可以达到65%,PPI为114。

(图片来自天马)

小米此前发布的透明电视,PPI也只有40,这么一对比,天马的Micro-LED技术就牛X不少了。

在我看来,HUD功能虽然体验不错,但终究是通过投影反射的方式实现,主驾驶位置必须要挖个大窟窿放下显示设备,既然汽车要越做越简约,那么HUD抬头显示是有几率被更先进的显示设备代替的。

汽车或许比手机更不需要屏下摄像

普及屏下摄像头技术,小通打心里觉得还远不是时候,消费者尚未完全适应新能源汽车高集成度的交互设计,厂商仍有很长一段优化的路要走,电子系统构成暂时没有必要为了集成度做到如此激进的地步。

在没有实现规模化量产之前,高集成度主控带来的成本下降并不会立刻显现,反倒会因为产量未铺开,导致生产成本高于现阶段的摄像头解决方案。

正如特斯拉取消仪表盘一般,节省成本是主要,其次就是进一步精简内饰。所以话不能说太死,小通认为屏下摄像技术上车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这条“铁轨”并非天马一个技术就能撬动,还得主机厂商、显示技术供应链优化,牵头推动才有效果。

(图片来自理想汽车)

也有可能,车载摄像头会和智能手机屏下摄像一样,成为差异化的一种可能,而非走进主流,比如应用到某些定位更高的豪华车型上,主打的就是一个“前端科技”,这就要看哪家造车企业看中了天马这一解决方案了。

用户需要的只是好用、可靠,而不是厂商的激进。

退一万步讲,方向盘上的摄像头模块又没做错什么,一不遮挡视野,二不功能残缺,而且现阶段设计方案比较雷同,从前期成本来看肯定不会比屏下摄像技术来得高。

再有一个问题,站在用户隐私安全的角度上,有些用户平时会下意识遮挡摄像头防止偷拍、监视等问题出现,万一屏下摄像头正好在车机屏幕的中间,想要遮挡摄像头,屏幕的显示内容也一同被遮挡了。

(图片来自吉利)

无论如何,小通都认为车载屏下摄像头还没做好上市的准备,智能手机屏下摄像头都没迎来普及的一天,更何况使用场景更狭窄的汽车。只能说,新技术如果没有实质性解决现有解决方案的痛点和提升体验,那么更多都是无意义的炫技罢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