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要不要在‘双11’之前买这个东西”?近年来,“双11”成了消费者公认的大促活动,不少产品的折扣可能会达到历史最低价。因此,“双11”之前的一段日子尤为难熬:当有心仪的商品时,早买早享受,怕被“双11”价格“伤害”;熬到“双11”,又怕价格并没有什么折扣,白受了这段时间煎熬。因此,最近,不少商家推出了“保价”,希望给消费者一颗“定心丸”。但它靠谱吗?
通讯员 徐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床垫、珍珠、毛毯、冷敷凝胶、电器……都有店家宣称“保价”
距离11月11日还有近一个月,但商家的促销氛围已经开始营造。10月13日,扬子晚报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看到,诸多商家已在商品页面打出了“保价”“保价双11”“保价11.11”“担心买贵?买贵退差”的字样。而且,所涉商品种类繁多,记者搜索发现,床垫、珍珠、毛毯、冷敷凝胶、电器、婴儿提篮……都有店家宣称“保价”或与“保价”相关的字样。
这些“保价”是怎么“保”的?一家知名电器品牌的旗舰店打出“保价”字样。记者联系客服得知,目前可以“1元预约保价双11”,即消费者可以拍下一个“1元保价”,再拍下心仪的商品,如果买贵了,差价可以退还,“保价”时间为180天。记者贴出一台售价6000多元的干衣机的链接,客服明确表示在“保价”之列,并表示现在下单还可以限量送炒锅。
在一家售卖珍珠的旗舰店,当记者问“双11也是这个价吗?”客服表示,“保价到11.11结束。”当记者问“会不会出现退不了的情况?”对方表示:“不会的,联系客服就可以了。”
在一家家具店,商家贴出一款实木床+床垫“保价11·11”的字样,但后面也有说明,“每天限30张”。
一款懒人沙发也有“保价双11”的宣传,但页面的“满199减10”“满99减5”“满2减1”“满299减15”让人眼花缭乱。这个“保价”的价格,究竟是保的原价,还是“领券后的价”,光看页面无法领会。
省消保委:商家应明示“报价”的排除情况
“保价”顾名思义,就是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承诺的保价期间若价格下降,则商家赔付消费者多付的差价。但是结合往年经验,保价似乎也不保险,有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降价了,去向商家寻求补偿时被拒。客服的理由通常是,店铺和平台优惠券、限时活动以及赠品等均不在保价范围内。也有商家为了规避保价规则,下架原商品,重新上新的购买链接或者只是更改商品名称。
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所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经营者不应当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但是大部分商品的购买页面中通常不会显示保价的除外规则,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提醒电商平台和广大商家,保价的目的在于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在大促前安心消费,也保障商家在大促前的销量。通常来说各电商平台的商家所标注的产品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各类优惠的实现主要靠发优惠券、限时降价等活动,如果将这些活动都排除在保价范围之外,那么“保价”意义也不太大。对此,省消保委希望广大经营者进一步完善保价制度,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将保价的排除情况明示消费者。
同时,江苏省消保委也建议消费者理性购物,合理安排购物计划。遇到保价不盲目不冲动,先确认商家的保价是店铺承诺还是平台活动,了解商家的保价规则以及理赔流程,计算好保价时间,并将上述信息及时截图或录屏留存。购买商品后,可以密切关注产品价格波动,如果发现商家降价,注意截图,和商家沟通解决,发现商家恶意规避保价规则的及时向平台投诉。
《扬子晚报》2022年10月14日第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