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明确了用户可以选择关闭算法推荐,也可以拒绝使用其个人的特征数据的算法推荐服务。你会选择关闭算法推荐吗?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14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规定落地后,53.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关闭算法推荐功能。受访者期待规定能遏制诱导过度消费(68.2%)、大数据杀熟(61.9%)、诱导沉迷(57.5%)、过度收集个人信息(46.0%)等方面的不良之风。

受访者中,00后占27.2%,90后占51.7%,80后占21.2%。

受访者期待规定能遏制诱导过度消费、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

东南大学大三学生王琦,是某打车软件的老用户。最开始,他只使用这一款软件,从去年开始,他也开始使用其他打车软件。这时他发现,在使用了其他打车软件后,原来打车软件的价格明显有所下调。同样的路程他的费用要比同学低不少。对此王琦很生气,“这既是‘杀熟’,谁粘性大、用得多,价格反而贵,也是在侵犯我的个人隐私,为什么我使用别的打车软件的情况会被收集到?”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舆论导向一定不能让技术完全控制,比如,如果全按算法数据搜集的个人喜好进行热搜排序,那饭圈这种很热烈的文化会不会经常占据热搜?信息茧房会不会产生?信息的鸿沟会不会因此加大?

调查中,大家期待规定遏制诱导过度消费(68.2%)、大数据杀熟(61.9%)、诱导沉迷(57.5%)、过度收集个人信息(46.0%)等方面的不良之风。还有通过算法推荐影响网络舆论(40.4%)和算法歧视(37.3%)等。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说,对于在算法上诱导沉迷、诱导消费的恶意行为,法律上的界定方法,是要从具体场景出发,看宣传是否具备误导性,能否直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比如用户利用搜索引擎去搜索某个医院,那呈现出的搜索结果是不是真实面貌,还是说会故意安排一些与搜索无关的内容,诱导消费者去点击,甚至是表面上符合消费者预期,但点击后又会跳转到其他页面,挂羊头卖狗肉,这里边就可能存在诱导消费的问题。诱导沉迷则可能是利用一些夸大、虚假的信息,甚至直接使用色情图片,来诱导关注,包括一些新闻类的App,看标题很吸引人,点进去却进入了购物平台,这都属于明显的恶意引流、恶意误导,是在利用用户的心理预期牟利。

对于一些短视频平台的诱导沉迷算法,王琦也很无奈。“很多时候你未必打算浏览短视频,但由于它的内容推送投你所好,就会吸引你不自觉地沉溺其中,等到反应过来时已经看了很久了。我喜欢在短视频平台上浏览新闻,就经常被推荐大量的负面新闻、交通事故等,同时穿插一些科普、时尚的内容,看起来营造了一个多元的信息氛围,但其实主要内容全是负面新闻,内容粗糙,看完后除了产生情绪波动,没有实际收获,浪费大量时间精力”。

规定落地后,53.8%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关闭算法推荐功能

王琦表示,人们不应该被算法覆盖,如果算法太强大,对用户太了解,那用户的选择就会受到很大限制,看似有选择,实际都是被设置好的。“希望算法越来越公开透明,算法关闭选项能够尽快落实,从根本上解决算法带来的问题”。

规定落地后,53.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关闭算法推荐功能,18.2%的受访者不会,28.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王四新说,规定通过要求企业设置“算法推荐服务功能”的开关选项,给予用户自主选择权,来保护消费者利益,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乱象。“让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要求企业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实际上是在构建消费者与企业间的理想平衡模式。个别企业会制造陷阱,但政策的导向就是在提醒消费者,哪些陷阱不要踩,给群众创造一个选择的条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