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有关网约车司机与乘客的“空调之争”引发讨论。个别司机以“单价太便宜、成本太高”为由,提出开空调要另收费,否则拒载;乘客则认为大热天开空调理所应当,不能乱收费。网约车“空调之争”的背后,实质是服务质量问题。
这几年,网约车丰富了公众出行方式,有效缓解了“打车难”。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7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53万本、车辆运输证183.7万本。但是,网约车发展经历了不少“成长的烦恼”,诸如安全性等问题,特别是今年滴滴公司被罚80多亿元,给平台合规经营敲响警钟。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码,就是要立规矩、防风险,促进网约车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一样,网约车平台公司也须以公众出行需求为导向,平衡好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保障司机权益与乘客权益。当前,有序发展网约车更须以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为原则。对于乘客而言,除了安全、便捷、高效之外,他们更加注重网约车的服务品质。
不开空调,在司机眼里是降低成本的无奈之举,但的确影响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且于法无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网约车平台公司和驾驶员提供经营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运营服务标准,不得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不得违规收费等。今年3月份起施行的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则明确将网约车的运营服务纳入规范适用范围。其中要求驾驶员“应根据乘客意愿升降车窗玻璃、使用音响、视频和空调等相关服务设备”。
可见,开不开空调,并非由网约车司机说了算,而是需要网约车运营平台给个明确说法。网约车平台通过补贴让利换回的市场,往往只是暂时的“流量”。平台只有在依法合规经营基础上,合理地定价、抽成,并持续提高网约车服务质量和品质,才能增加用户黏性,进而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