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只央企ETF的申报意味着公募逆转了消极态度,北上资金则自四季度以来一路加仓。

易强/文


(资料图)

3月14日,九家基金公司同时申报了一款ETF产品,跟踪的是三只央企主题指数,即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下称“央企科技引领”、“央企现代能源”及“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其中,易方达、南方、银华申报的产品跟踪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工银瑞信、嘉实、博时跟踪央企现代能源指数,广发、招商、汇添富跟踪央企股东回报指数。

上述产品的申报意味着公募基金逆转了此前对央企的消极态度。根据全口径数据,2022年上半年末,公募持有的央企标的市值仅占到其所持股票资产的11.92%,为最近十年最低水平,远不及2012年年末的28.84%。

截至2022年年底,公募重仓的央企标的市值合计3734亿元,下降9.35%,同期中证央企指数却上涨了4.18%。北上资金则有加仓迹象,且进入2023年之后仍在持续,截至3月14日持有的央企标的市值合计4428亿元,较年初增长9.71%,同期央企指数涨幅为7.39%。

若九只央企ETF皆获批且成功发行,围绕相关成分股的抢筹大戏将拉开帷幕。截至3月21日,上述三只央企指数年内涨幅分别为10.67%、7.04%、11.44%,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分别为5.39%、3.73%、-0.41%。

三只央企主题指数

先对上述三只指数进行简单介绍。

中证指数公司官网信息显示,该指数系列是其与国新投资公司合作开发,发布时间皆是2022年11月16日,距离二十大报告发布正好一个月。

作为指数发布方,中证指数公司有两大股东,即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持股50%;国新投资公司则是中国国新控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是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

指数特征方面,央企科技引领主要聚焦国防安全与电子信息安全,涉及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信等领域。

央企现代能源主要聚焦现代能源体系框架下绿色能源产业、化石能源产业和能源输配产业等三大产业。央企股东回报重点关注沪深市场中有现金分红或回购行为的央企群体。

上述三只指数皆有50只成分股。其中,央企现代能源与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有13只成分股重合,例如中国核电、中国神华、长江电力等。央企现代能源与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仅有一只成分股重合,即国网信通。央企现代能源与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之间无重合情况。

行业分布方面(申万一级分类,下同),央企科技引领指数成分股主要来自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通信、机械设备及基础化工等六大行业,前三大成分股是海康威视、振华科技、中航光电。央企现代能源指数成分股主要来自公用事业、电力设备、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十大行业,前三大成分股是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成分股主要来自钢铁、建筑装饰、公用事业等十六个行业,前三大成分股是中国石化、中国神华、包钢股份。

估值方面,截至3月21日,上述三只指数的PE(TTM)分别为41.43倍、13.57倍、9.05倍,PCF(TTM)分别为42.80倍、4.80倍和4.23倍。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及科创50指数的PE(TTM)分别为13.32倍、25.17倍、34.77倍和42.15倍,PCF(TTM)分别为6.17倍、14.40倍、32.48倍和32.02倍。

公募减仓,北上资金增持

下面再看公募基金对央企的投资情况。

先以中证央企指数成分股为例。该指数成分股有412只,基本涵盖在A股上市的所有央企标的。截至2022年年底,公募重仓持有其中265只标的,重仓市值合计3734亿元。与同年三季度末相比,重仓标的数量少了37只,重仓市值则下降385亿元,降幅为9.35%,同期央企指数上涨4.18%。两相对照,说明存在一定程度减持。

以公募继续重仓的265只标的来说,四季度发生减持的有179只,占比67.55%。前期股价飙涨的中国卫通和中国移动(截至3月14日,年内涨幅分别为99.39%和45.07%),四季度分别被公募基金减持755万股和1203万股,减持幅度分别为99.82%和15.72%(基于重仓标的数量)。

同期北上资金则有所增持。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北上资金持有321只央企指数成分股,持仓市值合计3900亿元;年底持有325只成分股,持仓市值合计4036亿元,环比增长3.49%。其中有156只成分股持仓数量有不同程度增加,包括上面提到的中国移动,增持幅度为43.71%;中国卫通则仅减持3万股,减持幅度为2.94%。

进入2023年之后,北上资金继续增持。截至3月14日,其持有的央企指数成分股为361只,比年初增加36只,持仓市值合计4428亿元,较年初增长9.71%。同期,央企指数涨幅为7.39%。

截至3月14日,北上资金持有的央企标的来自29个行业,持仓市值排在前五的行业依次是银行、公用事业、商贸零售、电力设备和建筑装饰,分别占到所持成分行业市值的21.54%、11.17%、9.76%、7.87%和5.89%。其中,前三大成分行业所占权重分别比年初下降了0.87个百分点、0.88个百分点、1.61个百分点,后两大成分行业则分别提高了0.24个百分点和0.53个百分点。

成分行业配置

下面再看公募及北上资金对央企科技引领、央企现代能源及央企股东回报等三只指数成分股的投资情况。截至2022年年末,该三只指数流通市值分别为1.72万亿元、4万亿元和5.01万亿元,合计10.73万亿元,占到央企指数总流通市值(16.65万亿元)的64.44%。

央企科技引领指数方面,2022年年末,公募重仓了43只成分股,期末重仓市值合计1192亿元,占到同期该指数总流通市值的6.93%,环比下降0.44个百分点。未被重仓的成分股有深天马A、上海贝岭等7只。

成分行业配置方面,公募重仓了除基础化工之外的其他五个行业,其中权重排在前三的是国防军工、电子及计算机,占比分别为53.09%、23.64%和22.17%。持股比例(重仓市值占成分行业总流通市值的比重)排在前三的是电子、国防军工和机械设备,分别为10.37%、8.69%和4.64%。

同期北上资金持有45只成分股,持仓市值267亿元,仅占到该指数总流通市值的1.55%。不过,至3月14日,北上资金持股比例已升至1.65%,持股比例最高的三大成分行业是机械设备、电子和计算机,分别为3.30%、2.27%和2.11%,分别较年初提高了0.17个百分点、0.38个百分点和0.12个百分点。

央企现代能源指数方面,2022年年末,公募亦重仓43只成分股,未被重仓的有中国核建、南网能源等7只,期末重仓市值455亿元,占到同期该指数总流通市值的1.13%,环比下降了0.14个百分点。

在公募对该板块的投资中,权重排在前三的成分行业是公用事业、电力设备和煤炭,分别为52.66%、15%和12.41%。持股比例排在前三的则是计算机、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分别为3.95%、2.50%和2.25%。

但从数据上看,四季度公募对计算机和电力设备有所减持,期末持股比例较上季末分别下降了0.19个百分点和0.34个百分点,机械设备则提高了0.07个百分点。

同期北上资金持有47只成分股,持仓市值合计1157亿元,持股比例为2.87%。进入2023年之后,其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至3月14日为3.01%,提高了0.14个百分点,持股比例最高的三大成分行业是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分别为7.77%、7.12%和5.17%,分别较年初提高了1.99个百分点、3.84个百分点和0.12个百分点。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方面,2022年末,公募亦重仓43只成分股,未被重仓的是祁连山、中油资本、中航产融等7只;重仓市值合计1049亿元,占到该指数总流通市值的2.10%,环比下降0.30个百分点。

成分行业配置方面,权重排在前三的是银行、房地产和公用事业,分别为35.62%、27.25%和15.67%。持股比例排在前三的是房地产、汽车和银行,分别为8.90%、5.93%和4.82%。其中,房地产的持股比例较上季末下降了1.52个百分点,汽车和银行则分别提高了1.22个百分点和0.08个百分点。

同期北上资金持有46只成分股,持仓市值合计1645亿元,持股比例为3.29%。至3月14日,其持股比例基本保持不变。

年后增持力度较大的三个成分行业是机械行业、钢铁和建筑材料,期末持股比例分别较年初提高了1.09个百分点、0.92个百分点和0.67个百分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