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以农业智能装备、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无人农场、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等代表的智慧农业,正日益成为最活跃的农业生产力。中国种业市场规模大,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业起步晚,与国际领先种企相比,国内在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上相对落后,产业格局分散竞争力欠缺;部分先进性状种子存在明显的进口依赖性,对新性状研发产权的保护力度仍然不足。


【资料图】

尤其在育种方面,国内相对落后。育种成本昂贵、竞争壁垒高,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凭借不断的研发投入开发新品种,牢牢占据产业链上游。如今,包括京东、拼多多、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都在加速布局数字农业板块,将数字化技术融入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环节,但由于当前我国农业存在产业落后、信息不对称、耕地分布散、规模小等特点

中国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驱动,有助于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互联网+现代农业行业市场全面调研及前景分析2023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快速广泛应用,以及农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智慧农业为表现形态的“农业4.0”时代已经到来。

一是夯基础保供给。围绕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农业协同发展、农业抗风险能力等工作,实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工程。二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围绕科技创新、种业振兴、农机装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工作,实施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工程。三是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从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来看,现代农业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及资本运作速度加快是两大发展趋势。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业行业的投入,加强农业行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将会大大改善农业行业的生产能力;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业行业的改革力度,从而促进中国现代农业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目前中国现代农业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如传统型农企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业务、扩张版图、提升生产效率,创新型企业扎根"智慧农业"、发展信息化技术,以及农业电商渗透度不断提升等。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投资呈现"二元对立"的格局。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如传统型农企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业务、扩张版图、提升生产效率,创新型企业扎根"智慧农业"、发展信息化技术,以及农业电商渗透度不断提升等。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投资呈现"二元对立"的格局。

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育了全球 20%人口,需要农业技术的不断迭代创新,靠谁来迭代谁来创新?惟靠具有农化、种业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大企业。

从市场发展前景而言,中国是全球种业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2021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660亿元,市场规模全球仅次于美国。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893亿元。

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最主要的体现方式为农业流通电商化。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资本市场对现代农业的关注日益增长。

到2025年,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数字化水平以及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等逐步提高。具体而言,预计大田、设施、畜禽、水产生产的数字化水平分别达到25%、45%、50%、30%,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率超过40%,实现质量安全追溯的农产品占比超过25%,农业数字经济占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5%,行政村电子商务站点覆盖率不低于85%。

未来10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市场化、信息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互联网+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总量增速放缓,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明显。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合互促,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

未来互联网+现代农业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互联网+现代农业行业报告由中研普华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互联网+现代农业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行业投资价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