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质取胜”理念的深入,“中国制造”已成为一个在全球广受认可的标签。有数据显示,“双11”期间海外用户购买中国商品数量同比增长27倍。中国制造业要想形成更多新增长点,加快数智化建设是必然路径。

数智化建设既能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可培育新兴产业,它涵盖产业链全过程,且优势显而易见——数智化供应链可有效协调上下游各项技术和服务,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数智化生产管理可精准控制成本、库存、周转,实现个性化反向定制和流水线批量生产的有机结合;数智化物流网络可节省时间,大幅降低运输环节运营成本;等等。

时下,已有不少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反向定制等数智化生产模式来实现降本增效,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各类数据,积极响应需求,精准匹配供需关系,拓展融合应用场景,优化生产和供给。然而,对于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在数智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痛点和难点,如资金短缺,原材料、时间等成本增加,人才、技术储备不足,引进新技术可能会导致原有工艺变化,产生难以预测的风险等。

这就需要加快构建政府机构支持监督、行业协作管理、企业改革创新相结合的数智化建设模式。有关部门要优化数智技术体系,加强共性技术供给,培养相关技术人才;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企业数智化建设的支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企业本身要强化数智化建设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提升数据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中国制造业在“质造”的基础上加快向“智造”推进,就能打造竞争新优势、赢得未来广阔发展空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