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茂林 编辑 郭成林
信息高速路的铺就,让如日中天的纸媒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门户网站逐渐从历史舞台上退场;抖音、快手的风靡,让资讯传播的载体从图文时代进化至短视频时代。如今,虚拟数字人的大量出现,意味着传媒业再度迎来大进化的关键节点。
最近,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一场媒体论坛上,各类虚拟主播你方唱罢我登场:会多门外语的新闻主播、能实时准确翻译的手语主播、和央视记者一较高下的快讯主播……与此同时,业内也传出了“硬核”技术的新消息。在显卡巨头英伟达最新的一场论坛上,亮出一款能够仅凭语音就在数分钟内生成虚拟口播形象的Audio2Face软件,惊艳四座。
著名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曾说过:使用媒介产生的影响,远比用这个媒介具体做什么更加重要。如果将“数字虚拟人”这类技术置于更为广阔的时空来看,尤其如此。种种迹象表明,传媒行业里新的颠覆性技术已然出现。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从早期的PGC(专业者生产内容)到后来的UGC(用户生产内容)再到未来的AIGC(AI生产内容)。内容生产模式每次变革的背后,科技迭代总是如影随形。事实上,回顾媒体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不断弥合内容生产与消耗之间悬殊的差距,便是媒体形态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
然而,在一切商业模式中,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永远都是一道待解的谜题。
机械印刷设备的诞生,虽然让信息传输的成本大幅下降,但高昂的器械成本投入依然让内容生产的能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催生了最早一批传媒行业的内容生产者,这便是最早的PGC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后来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让创作的这支笔,无差别地交到了每一个人的手中。不再有诸如版面大小这样的物理限制,信息创作与复制传播成本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内容产量以指数级增长,大众的需求在其中得到了暂时的满足。UGC成为生产的主体,也塑造了如今繁盛的互联网内容时代。
UGC时代,让内容生产的固定成本大幅降低,边际成本也远低于传统的PGC模式。但是,随着内容总量的不断膨胀,这些微不足道的边际成本,最终如滚雪球一般,变成了一个足够狰狞的天文数字。
“内容付费”曾一度被传媒业视为走出这一困局的救命稻草。然而如今放眼全球,付费阅读的模式实施多年,但真正能凭此实现营收平衡的传媒公司寥寥无几。曾有一位专家直言:任何时候,付费用户的比例都很难超过5%。
如今,以“数字虚拟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或将成为行业新一轮裂变的起点与希望。因为最显而易见的是,虚拟数字人的引入,让媒体生产的成本经历新一轮的下降,而内容产出将出现又一轮指数级上升。
有报道显示,引入人工智能后,央视春晚在字幕核对方面的人手从16人降到了4人。成本下降的同时,也将解放出来的人力投入到更多创造性工作当中。
当然,技术永远只是支点,对于媒体业而言,未来注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故步自封,拒绝变革自然错误;但一味迎合技术,因“术”废“道”同样不可取。回望历史,无论是早年的报纸,还是如今百花齐放的自媒体视频,对于媒体行业而言,专业主义永远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芒。而对于未来更为纵深宽广的内容生产而言,专业生产者不仅要发挥“压舱石”的作用,更要发挥“内容杠杆”的效应。通过生产高质量的“元内容”,撬动包括AIGC在内的,更大的内容市场。
或许对于媒体业而言,这将是一场新的、直面星辰大海的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