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6月27日极目新闻报道,公安机关依托“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对“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依法开展侦查打击,近3年侦办相关案件600余起,抓获嫌疑人4000余名,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遏制“网络水军”及相关黑灰产业的滋生蔓延趋势,维护网络生态、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公安部网安局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6个月的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半年的整治“网络水军”专项活动,展现了公安机关对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也是顺应民意、回应民众关切,维护网络秩序、社会经济秩序之举。
“网络水军”有两个显著特征:一则,人数众多,涉及范围广——有的派单动辄几百上千人,业务涵盖商品好差评、影视控评、短视频维持热度等;二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有核心人员、上游人员和下游人员,甚至还有专业的软硬件设备等技术支持。
“网络水军”团伙的运作越是专业化、高效化、技术化,就越容易破坏正常的网络生态和秩序,也会给公众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譬如,有的水军通过发布违法有害信息“造热点”“蹭热点”,以操控或扰乱网上舆论秩序;有的水军利用炒作负面信息实施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还有的提供有偿删帖和刷量控评服务,为不正当竞争推波助澜……
“网络水军”犹如“牛皮癣”打而不绝,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等背景下,相关行为有巨大的利益可图;互联网的分散性、匿名性等特点,为相关行为提供了机会,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心存侥幸,而相关追查打击并不容易。
整治“网络水军”,要多管齐下。首先,要让现有政策法规发挥更大作用。根据《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等规定:平台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公共信息实时巡查、应急处置及个人信息保护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这些规定,从注册等前期环节把牢关口,是严防水军发展壮大的有效手段。
其次,要压实平台管理责任,把审核关口前移,尽可能减少水军生存和扩大的可能性。再有,要通过完善举报投诉机制和监管机制、发布指导性案例等手段,震慑相关人员。
“网络水军”不是新事物,但打击惩治手段要与时俱进、时时更新——只有及时、高效的治理,才能构建更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