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产品服务和场景建设”,“推动全社会共建共享,利用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特性,打造开源生态平台,构建数字人民币开放生态”,“坚持法制化规范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论坛上,就数字人民币推广议题如是说。
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加速扩容,各家机构在该赛道陆续布局的市场背景下,数字人民币如何建立与C端B端用户更为紧密的连接,如何应用于更广泛的商业环境,以及数字人民币何时能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商业收益,还有安全隐私等问题,都是产业链机构和顶层设计者探讨与思考的重点。
场景拓展激发数字人民币应用活力
(资料图)
数字人民币作为一个支付工具要全面落地,用户数量和场景覆盖缺一不可。各试点城市的数币红包、消费券发放,一定程度上激发了C端用户的使用热情,但在刺激措施过后,如何增加与用户的粘度,成为产业链各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扩大场景覆盖是利于激发C端乃至B端提高数币使用频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早在去年11月,头部支付机构拉卡拉,就将员工部分工资用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据拉卡拉员工介绍,在一些支持数币支付的互联网平台或线下超市点外卖、买日用品,就会用这笔钱。
日前,全国首个“数币+”公积金专窗落户深圳福田区,该窗口可为市民提供数字人民币公积金缴存服务,实现业务办理环节和支付环节一次性办结、资金秒到账,无疑将提升数字人民币在个人贷款还款等场景的应用。
考虑到一般C端用户对目前主流二维码支付的长期使用习惯,其主动打开app支付数币几率有限。所以可以预计,拓展企业或政府薪酬、社会福利发放及公共服务等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在数币红包热度过后,或可成为增强C端用户与数字人民币粘度的首要手段。
再来看B端,一方面,其是承接C端支付需求的那个“场景”,例如商超、景区等。目前,包括拉卡拉在内的支付机构,在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拉卡拉旗下所有终端均可受理数字人民币,公司还积极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场景,如北京的圆明园景区,物美、多点、麦德龙等大型商超,中石化加油站等,反向推动了数币人民币钱包的开立。
另一方面,B端自身的支付需求也是数字人民币应用的重要场景,日前“智能合约”等应用的落地,为产业上下游等定制化支付提供了新的参考。智能合约作为一种用计算机语言记录条款并由程序自动执行的合约,数字人民币通过加载智能合约,即可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这也预示着数字人民币在交易链条更为复杂的B端应用场景中,拥有了更大的落地探索空间。
简言之,数字人民币在C端全面落地,可以借助公共服务,福利、工资发放等及受理环境优化的反向推动,而B端企业间支付则有望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探索中,挖掘其更大的价值。
多角度探索数字人民币商业价值
据央行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5月31日,15个省市试点地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约为2.64亿笔,金额约830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门店数量达到456.7万个,数字人民币的持续推广无疑会进一步催生更多的数字交易支付场景。
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已经覆盖了C端、B端以及G端等领域。可以预见的一个发展路径是,随着市场不断扩容,数字人民币在以上场景的创新应用、痛点解决等方面会逐步深入,并将为布局数字人民币业务的相关机构,带来可见的业务收入。
对数字人民币产业链上的支付机构而言,支持数字人民币的交易并不带来实际的支付手续费,反倒会增加其升级机具等优化受理环境的成本,看上去并不是笔划算的买卖。然而拉卡拉并不这么认为。
据拉卡拉数字人民币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人民币给拉卡拉带来了很多的商业机会,其坦言,作为首批央行数研所合作机构,拉卡拉通过数字人民币,得以与更多的行业客户如小鹏、蔚来等车企以及中石化这类机构握手,加速了公司深入服务大型企业的步伐。该负责人透露,公司日前与一些大型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并为其提供包括数字人民币交易一点接入、对账等在内的各项资金管理服务。
数字人民币实时到账、可追溯等特点,能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资金运转及管理成本,并进一步将数字人民币交易数据应用于供应链金融。对小微企业来讲,信贷准入门槛一直是其经营过程中卡脖子的问题。试想,支付机构作为小微企业、商户的重要服务机构,在合规范围内,通过数字人民币交易,利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小微商户建立数字信用,形成可用的数字资产,解决其融资难等问题,必然会带来可见的商业收益。
当然,数字人民币的具体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数字人民币“数字新基建”的作用逐步发挥,以及对企业新业务拉动的翘板效应,数字人民币的商业价值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