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加启团队牵头完成的“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受访单位供图

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实验室,就能看到“学以致用,奉献奶业,健康中国”的团队宗旨,时刻提醒着全体团队成员,奶业研究根本目标就是把奶业做强做优,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让百姓喝上优质乳,为强壮民族、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据奶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加启研究员介绍,2020年,30家企业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年产优质巴氏杀菌乳48万吨,市场份额2016年不足1%,2019年增加到90%。进口液态奶年增长率72%,到2018年首次出现下降,国内奶产量稳步增长。

2008年前,我国奶业发展一直存在重数量、重速度,轻安全、轻质量的问题,奶业安全与质量的科技支撑十分薄弱。

王加启带领团队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多标准排序模型,准确锁定2008年至2016年我国生鲜乳中前4类主要风险因子分别是违法添加物、霉菌毒素、兽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团队研究制定牛奶中4类违法添加物检测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生鲜乳监测计划直接采用,实现全国4241个奶站和5280辆奶车全覆盖,生鲜乳安全风险监管从被动应急转变为主动防控,为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

复原乳鉴定技术是一项世界难题。自2000年起,有的企业用廉价进口奶粉违规生产复原乳,成为导致出现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奶业创新团队临危受命,牵头攻关复原乳鉴定技术,历经多年模拟试验和对全国奶制品市场的监测,2005年制定发布《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国家农业行业标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乳品加工技术与设备不断变化,奶制品过热加工现象严重干扰复原乳的鉴定,该团队坚持10年对这一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究,最终揭示了添加复原乳导致乳果糖与糠氨酸比值呈相反变化的特征,攻克了奶制品加工过热现象干扰复原乳鉴定的难题,并于2016年重新修订发布《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制约复原乳监管的关键技术难题。

针对我国奶及奶制品质量提升技术落后的现状,奶业创新团队攻克长期存在的热应激降低牛奶质量的技术难题,乳脂肪、乳蛋白和乳铁蛋白全年达到优质乳标准,创建优质乳品质评价标准,充分挖掘本土奶的鲜活品质,使国产优质巴氏杀菌乳中乳铁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是进口产品8倍,从根本上提升了国产奶应对进口奶冲击的核心竞争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