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15为大家带来的心理阴影还未完全消散,转眼间今年的315就来到了面前。虽然今晚315晚会上的「主角」我们还无从知晓,但根据有关媒体在此之前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我们依旧能在一众品牌中找到那些「备受关注」的角色。

比如在凤凰科技关于315的投票中,有超过25%的投票用户表示苹果的问题最为严重:在被问及「下列哪些手机、数码厂商产品问题最严重?」时,有25.49%(6720票)因为「iPhone 13 Pro灵动岛烧屏」等一系列问题而将苹果推上首位。除了苹果外,联想、三星和英伟达等品牌也榜上有名,不过只有自带热度的苹果带着「315最受关注」的标签登上微博热搜。


(资料图片)

单单在过去一年内,苹果就创下了「灵动岛烧屏」「屏幕细横线」「静音通知」「键盘过慢」「随机重启」「UI故障」「相机冻结」「车祸检测误报」「手表过热爆炸」等一系列或大或小的问题。当然了,这还没算上类似「iOS软件扣费」等老生常谈的投诉。

图片来源:凤凰科技

当然了,小雷也明白,在手机品牌的「潜移默化」下,不会对手机硬件产生影响的软件Bug已经不再被当作是「手机设计缺陷」了,毕竟「不得不」冒着风险使用测试版系统已经成为了国内不少手机用户的常态。在品牌的「洗脑」下,只要是能通过软件更新解决的问题,甚至都不能说是手机有问题了。

按理说随着技术的进步,数码产品理应越来越耐用。但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身边的产品似乎越来越不耐用了,越新的机子反而越容易出问题。

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数码产品越来越不耐用?

从用户体验来看,数码产品「越来越不耐用」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以前一台手机轻轻松松能用个两三年,但现在一年前的手机就已经能被称作是「过气型号」,两年前的机子甚至都不一定能用上最新的软件功能。

但如果我们更深入地看这个问题,不难发现决定手机「越来越不耐用」的,其实并不是手机品牌——至少从售后层面,绝大多数品牌都不希望自己的产品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为什么说「绝大多数」呢?因为有些品牌在发现单独售后比全体召回更省钱后,即使产品有严重的安全问题都不愿意进行大规模产品召回。没错,我说的就是你,上个世纪60年代末油箱有设计缺陷的美国福特。

抛开这些选择单独「私了」而不是公开召回的品牌,考虑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绝大多数品牌在逐利的同时还会考虑到自己产品对品牌和社会的影响,因此都会尽可能地确保产品在保修期内的使用寿命。毕竟现在数码产品早已「快消化」——引用一句西式快餐行业中的名言:客户只要能活着离开餐厅就行了。对数码产品来说,只要不在保修期内坏,在足够低的价格面前,手机使用寿命也是可以忽略的事情。

图片来源:Veer

「真正影响手机耐用与否的,其实是硬件发展与用户需求之间发展速度不匹配导致的结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已经超越了硬件的发展速度:两者之间的差异导致品牌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也让数码产品看起来越来越不耐用。」

如果你对刚刚这个说法表示认可,那很遗憾,你已经被数码产品的宣传带偏了。不可否认嘛,需求与技术的不同步会导致产品提前过时,但这里的过时只不过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但单从凤凰科技的投票来看,这些影响用户体验的质量问题与其说是产品生命周期变短,倒不如说是手机品牌在一开始就没有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比如说iPhone 14 Pro的「灵动岛烧屏」现象,尽管不少媒体都决定以「烧屏」来描述手机问题,从而给人一种手机不耐用、刚买没多久就烧屏的印象。但实际上图中的问题根本不是手机「耐用性」的问题,而是在一开始就有质量问题导致屏幕无法正确点亮。换句话说,这台手机的屏幕在出厂之前就应该出现了问题,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流出市面。

图片来源:雷科技

消费者不懂,用和生命周期有关的「烧屏」来形容问题无可厚非,但如果相关媒体也用「烧屏」来为质检不严偷换概念,这在我看来多多少少有些带节奏以及为品牌甩锅的意味。

在小雷看来,真正导致手机等电子产品问题越来越多,其实是品牌仓促使用未成熟新技术为用户营造卖点导致的必然后果。

用户应为体验「牺牲」?

灵动岛的复杂开孔规则为iPhone 14 Pro的屏幕良品率带来了新的挑战、仓促上线的车祸检测功能因设计时没能考虑到极限运动的场景而频频误触、脱离用户实际使用场景而带来失火风险的12VHPWR显卡供电接口,这些问题本可以通过完整、更贴近实际情况的测试来排除,但却因相关品牌对测试的漠视而走向市场。

归根结底,数码产品「0 Day故障」频发,其实还是因为品牌把未经长期测试的不成熟技术直接推给消费者。换句话说,这是品牌替消费者在「体验」和「可靠」之间做出了选择。

很显然,这是不对的。但随着互联网和数码行业的「降本增效」,这种现象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常见。以大家上班都用得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虽然Windows 10本身就问题重重,但因为微软「在重组时将整个测试部门裁员」,Windows 11成功凭借其不稳定性成为微软顶流。

图片来源:Windows

在裁掉测试部门后,微软大规模采用了自动测试平台作为前者的替代品,同时还将大量「新功能」推送给正式用户的生产环境中。等用户为微软细细打磨完系统后,才将该功能推送给商用客户这些「真正的客户」。

而当这种做法被应用到手机行业,如果大家对「苹果要买就买第三代」这种说法有印象,不难发现这种让用户做测试的情况其实每天都在发生。至于让用户做测试的直接后果,自然是消费者买到有问题产品的概率越来越高。

315能否为数码科技行业带来启示?

说回315这个话题,其实从近年315晚会的主题来看,数码行业已经成为了315晚会的常客,在未来的比重也将进一步增大。315晚会「盯上」数码行业这对消费者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毕竟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业内乱象将在全国平台曝光,同时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也会进一步增强,进一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但从根本上看,光靠着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显然不能从源头改变数码品牌忽视、甚至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风气。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源头入手,从品牌入手,让行业回归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良性竞争中。

315晚会可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只靠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当315也找不出问题那天,消费者的权益才算是真正得到保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