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对于中国的科技产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资料图)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常常会浮上心头,却又常常被按耐下去的一个问题。

2023年4月18日的晚上,随着小米13Ultra发布会的推进,这个声音在我的心底不断扩大,而答案也逐渐明晰。 这台机器被塞入了一颗和徕卡合作的一英寸大底+可变光圈Summicron镜头,而和这款顶级镜头合作组成移动影像系统的,则是一块来自华星光电的2K专业超色准屏幕,纯国产的那种。

在此之前,从没有人能将一英寸的相机模组和一个可变光圈,一起塞进一台智能手机这么小的空间,这是业界的无人区;也绝少有人会在13 Ultra这样对屏幕要求极高的影像旗舰上,下定决心用一块纯国产的自研高端屏幕。

这让我心中那个微妙的感觉,渐渐清晰了起来:或许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的手机产业与手机厂商,对中国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推动作用,一直都被低估了。

手机:被低估的技术研发平台

我经常在写到手机厂商时,遇到普通读者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零部件都来自供应商,那么手机厂商们所做的,和组装厂、代工厂有什么区别?

我的回答是:如果把手机看作一栋微型建筑,那么小米这样的终端厂商就是给出建筑图纸的架构师,而组装厂或代工厂则是现场的包工头。手机设计是关于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集成最先进的技术,并且将性能发挥到极致的艺术。而手机产品,则是被低估了的技术研发平台。

小米在13 Ultra上与徕卡的合作,给我的这种感觉格外强烈。

这台机器将徕卡光学皇冠上的明珠,Summicron镜头,进行了小型化,塞进了一台163.17mm x 74.97mm x 9.06mm的手机里,还给它配备了全焦段的大光圈,主摄搭载一英寸IMX989传感器,还可以实现ƒ/1.9或ƒ/4.0的两档可变光圈切换。

发布会上,英国著名街头摄影师Matt Stuart说:“这是专业的影像设备,不是拍照手机”。让我想起徕卡之前和夏普合作过的那款Leitz Phone。那次合作的主导方是徕卡,夏普几乎是一个代工的角色,但做出来的影像系统却是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并没有达成13 Ultra这样全面的竞争力。

在摄影领域流传着一句话:“底大一级压死人”。

说的是这个领域通常认为“底”越大,成像能力就会越好,在物理硬件性能参数的绝对压制之下,任何算法都是纸老虎。

Leitz Phone是世界上第一款搭载一英寸大底徕卡主摄镜头的手机,在色彩、景深、画质上都有很明显的优势,但算法层面很薄弱,且只有一个主摄,没有副摄也没有长焦镜头,因此在涉及到HDR成像、夜景、长焦和录像时,都和市面上的主流旗舰有明显的差距。

徕卡和夏普合作的Leitz Phone只有一个主摄,没有副摄也没有长焦镜头

手机厂商们在影像系统上卷生卷死了小十年,有那么一群人总觉得除了芯片和影像,这个产品根本没有技术含量,于是天天黑中国这些手机厂商没有核心竞争力。结果有一天专业搞影像的来做手机,发现到了手机上,好像自己的影像也水土不服了,才让很多人知道复杂的消费电子产业水很深,有些产品的学问远比想象中大。

而最大的学问之一,就在空间利用上。

一个一英寸大底可以被塞进手机里,可变光圈也可以被塞进去,但塞进去之后呢?

怎么才能发挥出这个“大底”的最佳性能,怎么把专业级别的Summicron镜头小型化,如何根据新的镜头结构设计堆叠方案,怎么在有限的空间让光学性能不打折扣,怎么实现连续变焦、伸缩镜头?

这些都是小米要给供应商提供的整体设计方案,很多方案甚至是供应商想都没敢想过的创新方向。

一个集复杂工业品技术之大成的终端厂商,是一个产业的顶层设计者。小米在影像层面上的追求,正在推动徕卡这样最专业的光学巨头和我们进行平等的合作和技术交流,同时重塑整个移动影像产业的标准和格局,影响的不只是手机,还有专业的相机厂商、光学厂商。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说过,所谓的合作,如果其中一方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做基础,那么合作也将不会给它带来任何核心技术,只不过是获得了一定范围内的技术使用权。当年的合资车企们,大部分就是这么个情况。

但小米不是的。到了手机的时代,中国的终端厂商,不仅成为了复杂系统工程的设计者和掌控者,还正在沿着这个路径,不断将研发的阶段向上拓展到光学这类基础科研的领域。

从第一束光进入镜头的镜片开始,光线就发生了变化,而好的光学设计,要把最还原最精准的影像信号传递到图像Sensor、传递到感光Sensor上,从而让后期镜头的处理、图片的处理自由度更高。这中间所涉及到的领域很多都集中在基础科研层面:光学、物理学、材料学都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13 Ultra的影像系统,小米采用了“超高阶偶次多项式”的镜头设计,镜片拟合精度达到纳米级,逼近光学极限;对每一片镜片都进行了 ALD 超低反光学镀膜,并引入了专业相机镜头的削光涂墨技术,采用了新型环烯烃材料。

以手机这个产品为研发平台,小米正在和最好的合作方进行联合研发,深度参与到各项相关核心技术的自研创新中去。

大胆尝试的产业赋能

和影像模组一样引起我注意的,还有这次小米13 Ultra的屏幕。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林宝军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他在做北斗三号的时候,因为北斗独特的星间链路需求,要把全球卫星组起来,需要很大的计算能力。之前卫星上用的是欧洲的芯片,其实已经不能很好满足这个需求了。林宝军也不想让自己的大厦建在别人的地基上,所以就想找国产芯片。

他找到了当时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胡伟武,但胡伟武和林宝军说:林总啊,这东西我研究很多年了,但我已经准备放弃了。

林宝军问他为什么,胡伟武说,很多老总找过来,他们问我:你这个东西上没上过天呢?我说没上过,他们就说没上过天,我们不敢用。

——可是没人敢用,它永远都上不了天。

一个卫星成本4-5亿人民币,太多人不敢冒半点风险。所以在航天界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个卫星上的新技术,最好不要超过30%。但林宝军想了很久,最后和胡伟武说:我用吧。龙芯最终也给出了极为优秀的性能答卷。

这样的故事,其实经常在中国的产业界上演。中国很多领域的产品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做出来没人用,也就不做了。

小米13 Ultra下了巨大的力气在影像系统上,而和镜头模组一起组成这个影像系统的屏幕,来自华星光电。这是相当让我意外,却也觉得相当振奋的一件事。

众所周知,屏幕是影像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小米愿意在这样顶级的影像旗舰上,尝试使用高端的国产屏幕,是对中国本土制造业最有力的支持和赋能。

这块6.7英寸专业2K超色准屏幕,是小米和TCL华星联合研发的。屏幕采用的C7新型发光材料,在低亮度模式下的发光效率、可视角度和2600nits最高峰值亮度,都达到了国产原色屏的巅峰,甚至超越了全球屏幕标杆三星电子顶级屏幕发光材质Display E6。

能够实现这样的突破显然也不是一蹴而就,这家公司一直都很注重与国产供应链企业进行联合科研,帮助自身进行技术储备。屏幕更是其中的重点,早在2016年时,公司就成立了专门的屏幕显示技术研发团队,“原色屏”等先进技术都是小米率先引入业界应用的。

这次在13 Ultra屏幕上有所突破的屏幕发光材质,还有不少技术来自2021年8月小米和华星光电建立的联合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此前在2022年底做出了一块顶级的国产2K直屏,并将它搭载在了后来在业界备受认可的Redmi K60系列上,为了做这块屏幕双方花了700多个昼夜,耗费了10000块测试屏。

截至2021年底,小米产业投资已投资100家国产企业,覆盖100%手机核心元器件,54%已导入合作。据统计,小米12系列的国产供应链合作伙伴近60家。

在智能制造领域,小米与蓝思科技共同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小米自己也成立了智能制造部门和专门的研发团队。正在通过旗下智能工厂不断验证新的技术,未来将可以向合作伙伴乃至全行业输出整体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小米还将继续强化在智能领域的产业投资与扶持力度。小米长江产业基金自2017年成立后,截至21年底已经投资扶持了近100家企业,涉及中国先进制造、5G、集成电路和AIoT行业等智能制造的多个基础支撑领域。

小米们到了必须走向高端时代节点

和汽车一样,手机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研发平台,终端厂商可以从其中能够获得全方位的能力。

无论是小米和徕卡合作,得到了很多光学的研发经验和成体系的影像系统能力;还是小米和华星合作屏幕,做出了很多自己的专利,都是这个论点的明证。

我们在《大国锁钥》一书中,曾经和读者探讨过终端厂商与技术研发平台之间的关系。

书中我们举了两个曾经失败的合作案例,一个是汽车,一个是大飞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所谓“技术合作”的过程中,中方企业始终都没能真正介入和主导终端产品的开发过程。

中国最早的大飞机研发平台运-10被移出总厂房

在手机之前,中国消费品领域,始终都是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终端厂商”的,更不要提为人所熟知的终端厂商。

汽车是最典型的案例,哪怕合资车企在股权比例上经常是50%对50%状态,但其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方所承担的任务都只是攻克零部件的国产化和量产,而非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前者是生产视角,是给了你图纸,你能不能看着图纸把东西造出来的问题;后者则是研发视角,是你能不能把图纸画出来的问题。汽车厂商是直到电动化崛起才开始有了后者的能力的。

但手机不一样。

回到我在文章一开始就问出的那个问题:手机对于中国的科技产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想,至少意味着中国在消费电子产业第一个做成功了的技术研发平台。如果将之放在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大的时间轴上来看,手机之于中国,可类比的或许是计算机之于美国。

汽车、大飞机,这些复杂工业品作为研发平台被讨论得已经非常多了,但手机作为研发平台的作用,似乎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被忽略的原因之一,是互联网时代加上中国经济腾飞的高速发展期,一定程度上在舆论中淡化了手机厂商们所曾遇到过的艰难抉择,以及坚持在自研道路上的痛苦经历。

比如小米就曾因为试图自研芯片,而经历过调整与阵痛,甚至一度为此被舆论误解。2014年小米从手机硬件研发团队中派出去过一支小分队研发手机SoC,但因低估了芯片产业的难度,最终决定将目标调整为IoT芯片。

曾有舆论指责小米在这一点上是战略定力不足,但我的看法刚好相反,我认为这种错估后的调整,至少意味着小米对方向性的明确与坚持:

作为终端厂商的小米,在产品与技术演进的大方向上,有着十分清晰的大局观,与相当准确的判断力。即使对技术进步的速度出现过误判,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差距影响战略的判断,而是踏踏实实从更基础的目标做起,逐步攻克芯片技术。比如13 Ultra就用上了自研的电源管理芯片澎湃G1,和智能快充芯片澎湃P2,通过硬件级别的芯片能力,来保证稳定安全的续航和快充体验。

两颗芯片共同组成13 Ultra的电池管理系统

任何一个终端厂商,要从基础开始做研发平台,都要下很大的决心,经历很多的痛苦。华为从K3V1到麒麟990,用了10年方才走完市场化。小米则在5年中推出了四款芯片,快速实现在SoC、影像、充电等多个芯片细分领域的体系化能力搭建。几乎大部分的国产终端品牌,都是爬坡过坎、咬牙硬扛着往前走的。尤其是像自研芯片、操作系统这样的战略高地,是一个相当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

作为一家研发平台型的公司,小米在国际上所对标的是苹果与特斯拉。它们的核心是软硬一体化,以高度的自研创新能力,加上被沉淀下来的,成体系的制造业方法论,来推动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加速变革。这也是所有中国国产品牌,想要改写世界格局的必由之路。

小米也不例外地在沉淀自身的制造能力。公司在北京的智能工厂,作为制造业的验证空间,探索着行业先进的工艺和最佳实践案例。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部分制造业迁出中国成为不可逆趋势的大背景下,小米这样的终端厂商,是中国能否保住供应链和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国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供应链赋能的中坚力量。

在国产替代进程中,一个必将经历的困境,是后发工业国往往很难突破先发国家在产品上的壁垒,进入产业中能够获取高额利润的环节。很多国家都是因为无法进入高端领域,最终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但今天,中国手机厂商如小米,实际上已经在产品上完全具备了与苹果、三星这些所谓高端品牌一战的实力,在产品层面,它们的旗舰机型已经完全有资格走向高端化了,但依然有很多人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到我们自己的品牌。

品牌溢价有时候是一种迷信,如果苹果可以卖到13,499元,那小米拿出13 Ultra这样的产品,为什么不可以卖到7299元?

只有中国品牌真正完成高端化,中国的整个科技产业才能真正完成国产替代的闭环。中国的消费电子产业如今正处在这个关键的上攻节点。高端化的路径,是小米这一代手机厂商的时代宿命。

结语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造车是小米、华为们的天职》,在那篇文章里,我曾让大家回顾一下自己15年前的生活,那是手机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崛起之前的世界。

而现在,我想让你好好记住你正在过着的生活,因为这是智能化浪潮席卷这个世界的前夜,很快你将发现,人类正在走向一个科幻影片曾刻画过的时代。未来5-10年,全球消费电子将进入智能化的新阶段,而中国则将是这个新阶段中最为关键的创新市场。

汽车作为一个智能终端,消费电子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AI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将成为一切数据的处理中枢和底层支撑。

如果你把人类的生活场景抽象为办公、家居、出行,你会发现覆盖这些场景的终端会是:手机,AIoT,还有汽车。

而刚好,小米全都有。

在全球范围内,苹果、华为都选择了这样的方向,而小米则几乎是这三个方面能力最均衡的消费电子厂商了,其依托海量用户触点及交互大数据所建立的AI大模型研究,以及仿生机器人布局,都踩在关键的节点之上。

这给这家公司带来了近乎无限的想象空间,当它不再只是一家普通的手机厂商,向它的身后望去,你将看见全球电子消费产业变革的星辰大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