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近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风云三号06星,使用的是长征四号丙遥四十四运载火箭。卫星顺利进入了预定轨道,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1次发射。

其实目前中国航空航天实力非常强大,以至于这样的发射任务,已经无法得到外界过多关注。在中国,此类任务已经非常常见。人们更加关注中国更尖端的航天技术,因为这可以体现中国拥有更高的实力。


(相关资料图)

中国首创颠覆性技术

我国研究人员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前不久一项电磁发射技术的披露引发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该技术如果能够应用,未来或有助于我国实现大规模发射卫星,打造中国版的“星链计划”。

这项专利命名为“临近空间电磁发射卫星的系统和方法”,可以看作是中国首创的革命性技术。其中的电磁发射是通过将电磁能转化为动能,实现物体的高速或超高速发射。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能或化学能发射方式,电磁发射在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未来航天发射的全新技术。

3万米高空,电磁发射卫星

这项专利包括一种长度为200米的飞艇系统、电磁发射系统和卫星系统。卫星发射的具体流程是,飞艇搭载着电磁发射系统和卫星,飞行在距离地面3万米高度的临近空间中。

当飞艇的高度和角度调整到适当位置后,电磁发射系统启动,利用长达100米的电磁发射轨道,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将卫星直接射入近地轨道。

据介绍,目前这种发射系统仅计划发射重量最大约为10千克的微纳卫星,如立方卫星或纳卫星。也许有人会认为,发射这样小型的卫星完全没有意义,然而实际上,利用现有的集成技术,一个10千克重的卫星可搭载的传感器,完全能够满足战场侦察需求。

在这项技术中,最关键的是采用电磁发射技术发射卫星。电磁发射具有以下优点:成本低、操作安全、适应性强,可快速重复发射,并且能够实现大规模发射。

或能完成美国“星链计划”。

说到这里,熟悉美国SpaceX公司“星链计划”的网友,可能就会发现,中国的该项技术,如果能进一步提升发射高度的话,似乎就可以实现美国“星链计划”所要完成的目标。

星链计划是美国SpaceX公司的一个项目,SpaceX公司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

据有关文件显示,该公司还准备再增加3万颗,使卫星总量达到约4.2万颗。SpaceX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天基互联网服务系统,实现对全球覆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SpaceX在卫星发射过程中普遍运用了"一箭多星"技术以及火箭回收技术。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同时发射多个卫星,加速卫星组网的进程,还能极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开支。

而中方研究人员提出的新技术,似乎就能实现上述目标。其中飞艇可重复利用,因此,一旦这项技术成功应用并得到推广,我们就能够迅速发射卫星。

最关键的是,这种发射平台所需的能源仅仅是电力,完全不需使用火箭燃料,因此发射成本也会大大减少,相比可回收火箭技术来说,显然要更具性价比。至于如何获取电力,主要依赖于飞艇上的太阳能板。

然而,与“星链计划”大规模发射卫星相比,该技术还具备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果该技术得以实现,卫星发射将拥有更经济实惠的选择,甚至能够广泛使用这种飞艇,携带大量备用卫星,在目标高度停留,一旦需要即时补充卫星,就能够实现快速补发。

此外,就算我国未提出电磁发射卫星的构想,我们仍有其他省钱高效的卫星发射方法。比如目前正在研发中的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它与美国的猎鹰-9火箭相似,但猎鹰-9只能部分回收,而中国的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却能完全回收,利用效率超过了美国。

这次中国电磁发射技术能玩出新花样,可以看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我国的马伟明院士,他在电磁技术上为中国构建了一套完整且系统的理论,也正是这套理论,给中国的电磁技术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