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指立夏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的三个庚日。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们往往容易感到疲倦、缺乏食欲。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形成了一些与饮食相关的习俗,这些传统美食都有着不同的寓意。今天给大家分享入伏要吃的6种传统食物,寓意好营养高,让你安稳度夏。
【资料图】
1、饺子
饺子是三伏天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饺子外皮薄而馅料丰富,制作简单,可以包含各种蔬菜、肉类和海鲜等,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量,可以在三伏天这段时间里很好地滋养身体。而且吃饺子的习俗据说可以驱邪避凶,保护身体健康。
2、羊肉
江苏、上海以及鲁西北地区有伏天吃羊肉、喝羊汤的习俗,羊肉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在中医养生中有温中补虚、暖胃的作用。在入伏时期,由于外界环境的炎热,人体容易受凉,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如食欲不振、胃痛等。适量食用羊肉可以温暖体内,增强消化功能,有助于调节人体内部温度,增强抵抗力。
3、鸡肉
南昌地区有“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这样的说法,在入伏期间,天气炎热,人体容易流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体能消耗较多。而鸡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并补充水分。同时,头伏吃鸡也可以增加体力,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高温天气。
4、火腿
火腿是通过腌制和熏制处理的熟食,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在入伏期间,由于天气炎热,食物变质的风险加大,火腿成为当时人们保存食物的选择之一。同时,火腿经过处理后,风味独特,口感醇香,酷热的伏天里没有胃口,熬汤做菜时放点火腿,既开胃又有营养,所以深受到人们的喜爱。
5、面条
在某些地区有初伏吃面的习俗,因为此时正好是新小麦收割的时候,适合用来做面条食用,制作简便,而且人们认为面条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煮熟后质地柔软,更易于消化吸收,能够提供快速的能量补充,并通过增加汗液排泄来散热,缓解夏季高温天气对人体的消耗。
6、馄饨
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馄饨是南方地区传统的一种汤面食品,常与鸡汤、猪骨汤等汤底搭配食用。热气腾腾的馄饨汤面则有助于排汗散热。在入伏期间,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汗过多,适当食用汤面能够提供水分和营养,同时促进体内的水盐平衡。而且人们相信吃馄饨可以带来好运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