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未成年人APP使用状况与网络保护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组织专家研讨。会上,报告课题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郑红丽分享此次报告的个案访谈,指出看待未成年人网络使用问题,在专家或成人视角的基础上,还应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加以考虑。在尊重未成年人用网需求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应一味地限制,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课题组的个案访谈中,许多未成年人都提到,使用互联网满足了他们娱乐、学习、自我实现等需求。

首先,未成年人上网的最主要目的是娱乐。休闲娱乐是未成年人的正当需求,需要给予尊重。访谈中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未成年人线下娱乐的方式和机会都很少。对于他们来说,通过网络娱乐,特别是观看短视频,是他们在学习之余休闲的主要方式。因为短视频相比网络游戏不需要过多时间和精力,属于轻量级活动。此外,一些成年人也会在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通过观看短视频来纾解。“大部分孩子其实是可以理解父母限制他们上网的初心。如果孩子与父母可以制定合适的用网规则,比如学习累了可以上网娱乐放松一下,或者在学习完成后将上网娱乐作为一种奖励等。这种方式可能比一味地限制他们上网效果更好。”

其次,学习,特别是课堂、书本知识以外的学习,也是未成年人用网的主要需求之一。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类APP的主要目的除了娱乐,学习的占比也很大。其中,68.4%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APP是为了“娱乐”,59.5%是为了“学习知识或技能”,44.2%为了“获取最新的资讯或信息”。接受个案访谈的未成年人也反映了与上述一致的使用场景,“哔哩哔哩是经常使用的APP,里面有不少课程,既可以娱乐也可以学习。”“抖音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打开了视野。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不会的问题会进行搜索,现在使用短视频搜索答案非常方便。”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基于互联网形式来进行知识学习和信息获取,也是他们应当具备的网络素养之一。

再次,郑红丽提出,对于不少的未成年人来说,自我实现可能是他们使用网络的一种深层次需求。“典型例子是一个男孩子,学习不够好,但他喜欢篮球,通过短视频学习到很多篮球技巧,并跟小伙伴们一块儿练习,帮大家提升了篮球技术,也收获了自信。后来他还当上了班长,学习也相应有所进步,对他来说这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此外,对于一些相对贫困地区的孩子,在短视频平台创作作品,过程中学会了一技之长,甚至还可以获得收入,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实现。从这种角度来看,短视频等互联网产品的应用其实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