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约三小时的航班带我从北京回到香港。在家人朋友的嘘寒问暖下,我慢慢诉说着短短一个月的北京实习之旅。

陈绮雯向飞机舷窗外眺望

我是香港大学中国文学及语言在读生陈绮雯。遥想当初出发北京前,我第一次得知“北京中轴线”这个概念。好奇心驱使下,我开始查阅资料。看着各个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无法理解的文字,我陷入了沉思。一条贯穿城市的线,如何表达中国人古今的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一条线而已,怎么可能表达出这些东西?

陈绮雯参观“辉煌中轴”展览

我懵懂地到了北京。第一天,在实习公司的安排下,我到首都博物馆参观了“辉煌中轴”展览。它讲述了中轴线的过去,从“中”这个概念如何出现、对古人思想的影响,再到“中”如何真切地影响到都城的建设格局,成为城市的中轴线,再到现在中轴线的模样。我被这条线悠久的历史震惊了。过去,在远离北京几千公里的香港,我对北京的印象只有故宫、天坛、长城、圆明园等零碎的旅游景点,以及高中选修中国历史时的段段文字和局部照片。原来,故宫和天坛在中轴线之上;原来,中轴线还有如万宁桥、钟鼓楼、外金水桥、天安门等;原来,还有一个古代皇家祭祀的地方叫先农坛,与天坛相对……我相信,只要了解过中轴线,对城市整个格局规划的理解,便会瞬间深几个层次。


(相关资料图)

陈绮雯踏着单车在北京游逛

对中轴线的了解,竟然对我在北京的生活更有帮助。北京处处都可以见到中轴线的痕迹。譬如地铁路线图和大街小巷的名字。公司安排我们对整个中轴线的各部分实地考察,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跑东跑西,整天用着比较昂贵的数据漫游,开着导航,实在“肉痛”。然而随着对中轴线认知愈深,后半月的东奔西走,只要有地铁路线图和大街小巷的名字,我便能大概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应该往哪边走,慢慢不再需要导航,便能分清东西南北。曾经还疑惑,在北京那么大的地方,为何本地人踏单车时不太看导航,原来有这个缘故。后来,只过了大半月,我便也像本地人那样,不看导航也能踏着单车到达目的地了。

陈绮雯探访北京东西城的胡同

如果没有左右上下的区域存在,中轴线又怎可称为“中轴线”?围绕着中轴线的大小胡同也定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司分派我到北京老城风貌保护一组,而我与组员商议后,决定做胡同相关的内容。为完成小组功课,我特意去了东西城的胡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东四十条的各个胡同。胡同里的每处都表现着新旧交融,古色古香,却又充满着烟火气。在我印象中,文物保育很难与人共存,常常为商业性和实用性让步,但东四十条的许多人家,依旧尽量保留着四合院的格局与门户。社区为配合四合院做了各种行动,如胡同间的植物天棚,绿化同时又能挡雨遮阴;如尽量考虑该四合院门户的原本模样,原汁原味修复。又如,胡同转角处的社区共享设施,集咖啡厅、花店与图书馆功能于一身。即便是较商业化的其他胡同,商户也为配合浓厚的文化氛围,或多或少牺牲实用性,只为古色古香,能融入所处地方。

陈绮雯观赏介绍北京中轴线的影片

北京文化氛围之浓厚,只能亲自到北京意会。考察中轴线时正值暑假,本地、外地甚至国外的旅行团与交流团把各个遗产挤得水泄不通。我能想象北京本地学生,从小到大每逢学校活动,必定游遍各种文物建筑。工作以外的自由活动时间,我曾到北京青年宫听关于中轴线的讲座,发现北京本地的家长很多都会带小朋友来。我再回想香港小朋友的周末,可能除了钢琴,就是小提琴等兴趣班,很少参与和本地文化息息相关的活动。而我的成长经历也相差不大,学校的大型校外活动很少带我们到博物馆和古建筑参观。还有一件事也令我惊讶——有一天,央视新闻报道提及了当天处于哪个节气。自从到了北京,总觉得见过非常多节气,从各种渠道上都有此字眼,文化氛围实在深厚。

陈绮雯参观展览

实地考察中轴线后,我认为北京对文物保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香港学习。不过,深感兴趣的还是北京各个展览展现出的文化信息和气息。如“辉煌中轴”展览中,用模型加投影图片与灯光下展现的中轴线全貌;如钟鼓楼,制作类似音乐游戏的互动形式,让参观者对古时钟声的敲击节奏更有印象;如对于古时祭祀礼乐,用真人拍摄去重现当时的仪式;如史家胡同博物馆中用录音展示胡同叫卖声……结合现代科技,在形式上别出心裁,而非单纯的文字图片,让参观者对文化信息和气息难以忘怀。另外,各处有趣漂亮的文创加深了参观者对展览的兴趣。

陈绮雯在展览中参观北京中轴线模型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活着的线。”在实地考察期间,这句话我听过不止一次。古今痕迹在中轴线上鲜明地记录着我们民族的历史。然而不止有过去与现在,实地考察期间为我们讲解的各位专家、领导和所有关心中轴线的人,都参与其中,都在缔造中轴线的未来。我们还在成长,中轴线也在成长。我想起了家门前的那条贯穿整个屯门的河,河道两岸景色不断变化,陪伴着我的成长,我的喜怒哀乐。但我已无法寻回数十年前的记忆碎片,各种媒介渠道留下的踪迹也寥寥无几。也许我也应该着手记录它的模样了。

陈绮雯家门口的小河

在北京的短短一个月,不仅亲身体验到风土人情,也对祖国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收获了行动的力量。这一趟,算是切身体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了。

——香港大学中国文学及语言在读生 陈绮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李松林 孟紫薇 潘之望

流程编辑:u02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