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8月,小米创始人雷军以“成长”为主题的年度演讲刚过去不久,月底,小米就用一份超预期的季度报,向外界展示了其成长潜力和发展韧性。

8月29日,小米发布2023年Q2财报。财报显示,Q2期间,小米营收净利双双远超市场预期。其中,营收达674亿元,环比增长13%,经调整净利润达51亿元,同比增长147%,为2021年Q4以来单季度最高利润表现。

财报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表示,出于这些经营指标的亮眼表现,集团管理层对于这份财报是较为满意的。


(资料图)

回顾2022年,受全球消费需求疲软、地缘政治摩擦等因素影响,小米一度陷入低谷。然而,进入2023年,小米便很快调整了经营策略,坚持“规模与利润并重”。

如今半年过去,小米这一全新的经营策略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成效。尽管整个手机市场大盘经历过至暗时刻后,还没有明显回温,但是,小米已经稳住了手机这个主营业务,高端化迈上新台阶,同时,其余IoT和互联网服务两大业务支柱也处于上升轨道。

总体来看,小米已经显现了良好的复苏和回暖势头。同时,小米也以科技创新在积蓄新的发展动能。

走过十余载,外界能够看到的是,小米经过了无数次起起伏伏,但从未停止自我突破。现如今,小米正以一家科技公司的姿态,酝酿着新一轮的冲刺。

01

上半年利润接近去年全年,毛利率创下新高

在Q2这个入夏的季节,小米在慢慢重回“温暖”。

纵观小米财报的基本面,Q2期间,小米收入跌幅收窄,经调整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达147%。整个上半年,小米的累计经调净利达84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Q2结束时,小米现金储备达到113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增长的净利润、充足的现金流储备,让小米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剖析小米这次“回暖”,离不开其大举降本增效,坚持“规模与利润并重”,严格控费用、降库存。

财报显示,Q2期间,小米整体费用为102亿元,同比下降2.3%。小米的存货金额为385亿元,同比下降33.5%。

卢伟冰指出,这是小米10个季度以来最低的库存水位,其中原材料存货金额,以及整机存货金额同比均下降30%以上。

降本增效之下,小米的毛利率达21.0%,创下历史新高,并且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上涨。

拆解各核心业务,可以看到,小米的三大业务支柱中,核心手机业务受整个市场大盘影响,目前只是相对维稳,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回升,但其余其他两大支柱业务IoT相关业务和互联网服务业务,营收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同时,这三大业务支柱,毛利率都处于上扬态势。

其中,Q2期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营收为366亿元,营收占比为54.3%,毛利率为13.3%,同比提升4.7%。

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223亿元,同比增长 12.3%,营收占比为33%,毛利率为17.6%,同比提升3.3%。这一部分业务增长,主要是由于智能大家电的高增长。

据介绍,2023年Q2期间,小米智能大家电业务(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收入同比增长超70%,空调及冰箱产品出货量创历史最高成绩,其中小米空调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增超90%,小米冰箱和洗衣机产品出货量逆势上涨,分别突破50万台和30万台。

至于互联网服务业务,Q2期间,营收也创下历史新高,达74亿元,同比增长6.8%,毛利率达74.1%,同比提升1.1%。

这离不开小米持续扩大的智能生态版图。据悉,6月,全球及中国大陆的MIUI月活用户数攀上新的高峰,分别达6.06亿和1.49亿,同比增长10.8%和6.5%,米家APP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17.1%,达8290万。得益于此,小米广告业务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1亿元,同比增长13.0%,小米游戏收入同比增长7.5%,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上半年我们取得的成绩不是偶然的,是小米能力提升之后的一种必然。”财报会上,卢伟冰说道,上半年,小米在集团层面进行管理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各业务线坚定执行稳健经营的策略,同时专注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这才有了今天亮眼的财报数据。

在外部环境依然谈不上乐观的第二季度,小米用一个个创下历史新高的数据,向外界展示着其翻越山丘的成长与蜕变。

02

高端化迎飞跃式突破,迸发增长势能

“今年上半年,小米最大的变化,就是高端化取得一定成效。”BGD资深分析师李刚对搜狐科技表示。

多项财务数据亮眼的第二季度,小米手机的高端化进展也不容忽视。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大盘依然萎缩的当下,高端手机市场是为数不多还存在一定机会的细分市场,这在业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洛克资本分析师邓鑫涛对搜狐科技表示,消费电子行业相较去年的至暗时刻,今年整个市场大盘下滑的趋势略微出现了好转。相较于低端机市场,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在“逆势上扬”。

Canalys相关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Q2期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收缩有所放缓,同比下降10%,达 2.58 亿部。中国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下滑4.6%,但3500元以上高端机市场出货量却同比增长21.8%,达到了总出货量的30%。

智能手机业务占据半壁江山,小米要想行稳致远,必须顺势而为,走向高端。也正因此,此前年度演讲中,雷军又一次重申了小米公司的决心,“高端化是小米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 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小米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赢得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下滑的大盘走势之下,李刚指出,Q2期间,尽管小米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并没有明显回升,但是,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是上升的,这便带动了小米利润的攀升。

也就是说,Q2期间,小米的支柱业务智能手机尽管在量上没有明显攀升,但内部却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据李刚观察,在国内市场,小米在千元机档位的市场出货量并没有上升,但3000元以上价格档位的出货量是在攀升的,尤其是5000元以上价格档位,出货量已经领先于国内其他几家头部安卓厂商,小米数字系列产品走高端效果明显。

财报会上,卢伟冰也指出,得益于高端化的进展,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在4000元-6000元价格段的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从去年的6.5%提升到今年的12.7%,提高了1倍。同时,小米的ASP(平均售价)提升了24%,小米高端机的销量占比提升了3.3%至20%,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在提高。

李刚预测,受需求不振的影响,2023年下半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可能依然处于收缩态势,国内市场可能基本持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带来的增长势能,还在持续。

今年8月,小米发布了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 3,强调“轻薄+全能”,在轻薄的基础上搭载全能的产品配置和功能,例如自研的龙骨转轴技术以及龙鳞纤维,让产品既轻薄还坚固,据悉,这款手机还搭载了徕卡全焦段四摄,这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折叠屏的四摄,小米的技术储备达到了新高度。

李刚认为,折叠屏手机当前市场的竞争点已经转向“轻薄”,降低厚度,小米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迭代,且已经有其领先性。

邓鑫涛也指出,小米全新高端机的发布,有利于提升其智能手机业务的平均销售单价和利润率,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03

新战略下新小米,未来可期

当高端化的突破,让小米能够以稳健的基本面立足市场后,小米也正通过科技创新,蓄力着新的发展潜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下,这已成为业界共识。

在年度演讲中,雷军用“高端无短板”的MIX Fold 3,以及仿生四足机器人、端侧大模型等一系列创新突破,秀了一把肌肉。

更为关键的是,雷军正式宣布了小米科技战略升级,并指出,小米的科技理念是,要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

据介绍,小米的技术体系已经从应用型迈向了更底层的核心领域,研发布局进入了 12 个技术领域,包括5G 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

面对AI大模型的浪潮,小米已经率先垂范,4月正式组建大模型团队,仅历时数月,团队人数就已扩充至超3000人,60亿参数的自研大模型在C-EVAL权威榜单上一度位居榜首。

作为一家同时兼备软件、硬件基因的公司,小米要让AI面赋能,并概括为一个公式:(软件×硬件)ᴬᴵ。在雷军心中,小米要以AI为未来生产力,AI将决定整个小米的未来。

科技战略升级的背后,是小米用持续增长的研发费用和团队规模,堆砌出来的决心。

根据财报,Q2期间,小米研发费为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Q2结束时,小米的研发人员数达到16834人,占员工总数近52%。此外,小米过去六年的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4%,还计划五年(2022年–2026年)研发投入要超过1000亿元。

邓鑫涛表示,小米在AI大模型方面有着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应用能力,也展现出了对AI技术的重视和战略布局。

他指出,小米必然也面临很多AI行业的普遍挑战,如AI大模型在多模态、跨领域、知识推理等方面仍有待提升;AI大模型在商业化和社会化方面还需要考虑伦理、法律、监管等因素。但是总体来看,小米在AI大模型方面有着一定的壁垒。

过去几年里,外界对于小米的关注焦点,一是在于手机业务的市场份额是否在扩大,另一个则是被当作第二增长曲线的造车业务,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小米新的增长引擎。

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小米高端化取得一定突破,头部地位依然稳固。而在造车市场上,从当前透露的进展来看,小米为造车业务投入已经超过55亿元,路试顺利,预期明年量产的目标不变。

表面来看,小米这两大备受关注的业务,发展势头并不算差。然而,将底层的技术能力做深、做厚,才是小米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小米真正的底气,更是小米面向未来的增长潜力。

而在当下,科技创新层面加码战略升级,真正昭示着,在新的时代巨变下,小米已经在重新扬帆起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