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差友们好,我是结界,一个不太重要的差评数码爱好者,托尼的好姐妹。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和公司几个小伙伴成功用年假连着五一小长假换来十二天的超长假期,去泰国斯米兰船宿学了潜水,顺利把 OW+AOW 考了下来。
当然,作为一个 不太重要的数码爱好者,同时作为一个潜水新人小白, 如何用科技产品来武装自己,是我在潜水前一个月就开始考虑的事情。
(资料图片)
说起来,潜水是有些小众,但是随着大家生活水平提高,潜水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端活动。
而一些好的数码设备,绝对会让普通人也能好好享受潜水、记录下美好的回忆。
根据我和几个同事自己的使用体验,我可以非常有底气地给大家评价几款潜水数码设备。
#潜水表
我佩戴的是 华为新出的 Huawei Watch Ultimate ,可以负责任地说,这绝对是非常适合普通人购买的潜水电脑表(后续用潜水表简化替代),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首选!
熟悉的人都知道,潜水表算是专业设备了,像潜水员最经常佩戴的 SUUNTO 系列,也得好几千,而且几乎很难兼顾日常使用,基本上只有潜水才能用。
我知道,肯定有人要提 Apple Watch Ultra ,那块表既支持日常也支持潜水。
实话说,苹果表潜水软件额外付费这一步就有点坑,更别提它支持的潜水模式也不是很全。
但是反观华为表,虽然售价5999,但是它拥有的功能绝对值这个价。
咱就不详细展开它的一些支持双向北斗、户外探险模式、能检测心电图之类的一些功能。
单说潜水的话,它潜水模式可以说又多又全,多种数据都可以设置,完全满足各种潜水所需。(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按键实现,不一定非要触屏,这点好评)
最基本的休闲潜水里,也有很多子页面可以满足不同的数据监测需求。
我最常用的是这个界面,基本上重要数据都能看到,下潜深度、下潜时间、免减压时间。。。
然后如果我做了一些危险操作,譬如上升过快,手表会发出声音和振动提醒我。( 上升过快,出水后真的很容易头疼,还有减压病风险 )
包括在做 5 米 3 分钟(为了减少减压病风险,在出水前海平面以下5m的地方停留3分钟)的时候,它也会在离海面 6 米的时候自动开启安全停留监测。
5 米 3 分钟时华为表和松拓表数值对比
在安全停留时间内,人脱离了 6-4 米这个区间,也会发出提醒。
有时候潜水深度和时间长了一些,它的 5 米 3 分钟会延长至 5 米 5 分钟,还是比较为人安全考虑的。
潜完水的禁飞时间也有显示。
然后这些数据在手表的运动日志或者手机的华为运动健康 APP 上都有存储,潜完水也能复盘分享。
根据我的实测,它的续航也远比市面上的很多潜水表要好得多。
非潜水模式有 15 天的续航以上,潜水模式下可以有 10 小时续航, 1 天 4 潜两天不充电完全无压力,而且没电了,它充电速度也是杠杠的,基本上临时充 5 分钟也足够潜水一次了。
我记得我的泰国 潜导在水下发现我带了最新的华为表,他当即在水下给我比了个“ 六”,上岸后他立马问了我价格,并 表示他也想买一块。
可见这个表的名声在专业潜水人士那里传得有多广,连外国人都知道了~
多说一嘴,如果你真的买了这块表去潜水,别忘了在这里把自动潜水监测打开。
别像我一样傻乎乎了手动开启了 7 天,骂了 7 天,到最后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它可以自动开启
如果你们问我对这块表有什么不满意的,有, 它的样子不适合女生日常使用,配色太直男,真心希望出新颜色。。。。
#记录设备
大家花了大价钱去潜水,如果没有一个趁手的装备来记录美好生活,岂不是非常可惜。
我们一行人真是各显神通。
GoPro11、 insta360 X3、 DIVEVOLK 手机潜水壳都有人带了。
别问为啥没人带专业相机,你去查查专业相机的潜水壳就知道了,壳比机子还贵不是开玩笑的,一般这种壳体还挺大,不是潜水专业人士,带这么个东西也不敢让它下水啊
总的来说, GoPro11 比较适合财力相对丰厚的人,基本上机器本体加上潜水壳加上浮力棒 3500 左右下来。
当然使用体验没得说,举着拍就是了,几种照片模式、录像都可以切换,除了不能变焦基本上没有喷点。
向左滑动
唯一要小心的是,很多人廉价浮力棒的手挂绳很细,拉扯力度一大就容易掉,我们船上两个人都是这么丢了 GoPro 的,这块不能省钱。
insta360 X3 我们也用了,咋说呢,能用,但是不好用,还是陆地上使用吧。
它唯一的优势是能拍全景,但是容易有接缝,而且水下拍出来不是很清晰,焦点容易糊,潜水壳里面还容易起雾,可能跟设备中空气太多有关。
后期照片啥的还必须用 insta360 的软件打开调整,反正对于小白来说操作略微复杂。
给我最大惊喜的是DIVEVOLK 手机潜水壳。
讲道理,我们手机现在摄像头参数有多屌,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放着这么好的拍摄设备不用,额外再买个容易吃灰的运动相机,我是不愿意的。
没想到一查, 把手机带到水下 2 、 30 米,还能正常使用,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到了水下 20 米,物体所受的压强基本上陆地上的三倍。
大家应该都在海边买过手机防水袋吧,那玩意儿基本上一两米还能用,超过了不管是密封性,或者对手机的使用都有严重影响。
搜了一圈,手机潜水壳密封问题好解决,但是 压根不支持水下触控,无法方便的控制手机,连镜头切换、录像拍照切换都做不到,别说变焦调参数了,体验极差。
好在找了一圈, DIVEVOLK SeaTouch4 Max 的出现完美解 决了这些问题。
它的使用方法特别简单,通过模型支架把手机放到一个非常坚固的壳体中,顶上用两个螺丝把密封胶圈压死就可以了。
别看就这么简单,官方认证它能满足 60m 以内的潜水活动,我自己实测 30m 肯定毫无压力。
大家如果仔细看的话,壳体正面这是有一层水膜( 液体触屏膜组 )的。
这层水膜在正常的陆地上能明显感受到厚度,此时操作里面的手机其实不是很方便。
使劲儿的话勉强也能用。 。。
但是一旦到水下, 这层水膜会在水压的作用下,压平贴到手机表面,再触屏控制手机就简单多了,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的操作手机。
潜导开玩笑说,有这个下次可以在海里看电影了。
这个是最新的在售的 SeaTouch4 Max 支持的手机列表,绝大部分手机(尤其是苹果全系),除了那些最近刚发的镜头模组过于厚重的安卓旗舰手机,都可以支持。
而我呢,顶着差评的名头,正好联系到官方, 拿到了一款特制的潜水壳,它比正常售卖的壳体空间更大,能把最近 Find X6 Pro 放进去。
给大家看看一些随手拍的拍摄成果 (咱不是摄影大师,别太严格)。。。
向左滑动
至少我感觉Find X6 Pro 拍得还不错,给手机水下摄影扳了一城。
这个价格嘛,最基本的壳体一千以内能拿下。
如果你要稍微专业些,加上红光滤镜片、广角镜头、微距镜头、甚至是手持固定架之类的那可能就要更贵了。
我的意见是,初学者,不到 50 潜,这些都不需要用, 先把顶尖中性浮力练好,稳定比啥都强。
对了,再给大家安利一个软件: Dive+ 潜水。
后期大神可以忽略这个软件,你们直接玩儿 Lightr oom 和 PR 就可以了。
为啥这个软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么重要呢?
给大家看一下水下照片直出的样子。
因为海洋会把红光滤掉,除了专业的潜水摄像机,其他的海底拍照拍出来都是蓝糊糊一片。
而 “ Dive+ 潜水” 可以帮小白把照片或者视频的白平衡拉回来一些,更偏还原海底本来的颜色。
当然,现在因为软件试用数量的限制,一般需要买上一个月的会员才用的比较爽。
好了,基本上有了这些,潜水数码设备这块算是基本入门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 潜在的 )潜水新人,大家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分享出来 ~
最后, 祝大家都有机会去 fun dive !
撰文:结界 编辑:结界 拍摄:结界、项羽